太原股票配资 宗庆后的15个瞬间:布鞋首富的不凡人生

栏目分类太原股票配资 宗庆后的15个瞬间:布鞋首富的不凡人生

你的位置:正规专业配资公司_2024配资平台_专业的股票配资官网 > 正规专业配资公司 >

太原股票配资 宗庆后的15个瞬间:布鞋首富的不凡人生

发布日期:2024-07-26 10:57    点击次数:132

  “一千个人的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太原股票配资,那么一千人的眼中也会有一千个娃哈哈,但对我来说,娃哈哈只有一个,它是我的整个人生所有的梦,一切的意义、价值、标签和符号,它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宗庆后曾如此评论娃哈哈对其个人的意义。

  ,娃哈哈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

  一代商业传奇至此落幕,回顾宗庆后的一生,前半生,颠沛流离,当过15年下乡知青和10年推销员,42岁才开始创业,以“娃哈哈”为名,三登“首富”,历经商海浮沉。

  以下是澎湃新闻根据公开报道整理的宗庆后大事记:

  一、1945年出生,自幼颠沛流离

  宗庆后出生在1945年的冬天。旧中国时局动荡,他自幼便随父母颠沛流离。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他虽成绩优异,却终究因家境困窘,在初中毕业后担起长子之责,走街串巷,叫卖爆炒米、煮红薯挣钱贴补家用。

  少年时光在寒冬酷暑里溜过指缝,直到1963年,舟山马目农场招收杭州知识青年的消息传来,18岁的他抓住了这根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马目农场是一个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地方,本是关押犯人的劳改所,被称为“舟山西伯利亚”。农场里的日常工作就是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不是挖沟修坝,就是拉土堆石,大多数城里来的年轻人都难以承受,有人晚上偷偷躲在被窝里哭,还有人索性当了“逃兵”。18岁的宗庆后却选择了默默忍耐,还被评为舟山地区的“上山下乡积极分子”。

  一年后,因农场收缩,宗庆后又辗转到绍兴茶场,种茶、割稻、开山打石,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一干就是14年。

  二、1978年,33岁回城顶职

  1978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元年,在经历了15年的下乡劳动之后,这一年,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接替退休的母亲,进了杭州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从此在校办工厂工作了10年。

  正是这段经历的磨炼,为他以后从零开始创办娃哈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办工厂的10年间,他做过推销员,也办过电扇厂、电表厂。他曾蹬着三轮车到处送货,背着几台落地电扇挤在绿皮火车上,在天涯海角斗智斗勇追款讨债,在简陋的招待所里打地铺,在广交会大门外摆地摊。

  “我用脚来丈量中国的市场,深入到穷乡僻壤、犄角旮旯,‘中国市场地图’就是这样在水里火里、摸爬滚打中摸透的。”后来,宗庆后将之称为创办娃哈哈的“秘密武器”。

  三、1987年,42岁创业

  “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记得那一天的情景:198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气闷热,杭州的小巷子里见不到人影。我骑车出了家门,去干一件有些冒险的事情——靠借来的14万元钱,去接手一家连年亏损的校办工厂。”宗庆后说的,是承包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那14万不敢全部用完,只简单地粉刷了一下墙壁,买了几张办公桌椅,就开张了。

  这一年,是宗庆后的人生转折点。利用学校渠道,宗庆后揽了不少代理经销的生意,其中就有一种名为“中国花粉口服液”的营养品。这种口服液对增强学生体质有一定效果,但价格偏贵,宗庆后主动找到厂家要求提供简装品。降价后,“中国花粉口服液”变得供不应求,厂家的生产能力告急。宗庆后趁机说服杭州计委筹建起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并征得原厂家同意上了一条灌装生产线。

  1987年11月底,日产量达一万盒的灌装车间在上城区清泰街160号落成,当年实现销售总额436万元,上交利润22.2万元。到1988年5月,原来小小一间校办企业经销部净资产已超800万元,员工壮大到了130多名。

  此时宗庆后不再满足于代销,且消费者开始担心花粉液中含有性激素,他决定尽快开发自己的产品。当以桂圆、红枣、山楂、莲子等为原料的营养液制成后,1988年,宗庆后在《杭州日报》刊登广告有奖征集产品名。从“素”“精”“宝”等字眼中,宗庆后挑中了“娃哈哈”三个字。此后,“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火遍大街小巷。

  四、1991年,娃哈哈集团正式成立

  1989年,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创建,宗庆后任厂长,1990年,娃哈哈销售收入即突破亿元大关,利润超2000万元,企业产值、销售额、利税、利润等经济指标呈直线增长,企业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1991年,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仅有100余人的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在杭州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以8000余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拥有厂房面积6万平方米、职工2000多人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创造了“小鱼吃大鱼”的奇迹。

  也是在这一年,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在宗庆后的执掌下,3个月后,原本亏损4000多万的杭罐厂就扭亏为盈,销售收入、利税增长了一倍多,第二年销售额就达4亿元,净利润7000多万元。

  五、1994年,首创联销体系

  在娃哈哈创立早期,其采用的是传统的“赊销”模式发展经销商,即厂家先发货,经销商后付款。这也使得娃哈哈早年间时常被拖欠货款,“讨债”成为了娃哈哈团队的日常。

  1994年,宗庆后在经销商大会上提出了“联销体”,要求一级经销商必须提前交“保证金”,每个月结清货款后,娃哈哈再继续发货。销售结束后,娃哈哈返还“保证金”,并给经销商返利。他还制定了严格的价差体系。每一级经销商都必须严格执行对应的销售价格,实现“大家都有钱赚”。

  六、1996年,娃哈哈纯净水诞生

  1996年,宗庆后瞄准瓶装水市场,娃哈哈纯净水诞生。有经济学家曾认为,娃哈哈纯净水的出现,是宗庆后搭建商业帝国最重要的一块砖。同年,宗庆后开始担任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常务理事。

  也是在这一年,娃哈哈集团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世界500强、位居世界食品饮料业第六位的法国达能集团等外方合资成了五家公司。改革开放以后,世界各大饮料品牌都在逐鹿中国市场,软饮料市场中占比最大的碳酸饮料市场却一直被可口、百事占据。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国内8家饮料厂被挤垮7家,坊间留下了饮料届“水淹七军”的说法。

  娃哈哈与达能集团的合作,在之后引起著名的“达娃”之争。

  七、200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2003年3月,宗庆后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此后,到2017年,宗庆后连续3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各类议案和建议197条。

  在2017年的专访中,宗庆后认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必须要敢言、直言、善言,原则就是要“敢说真话,反映实情”,那年,他又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各类建议14件。

  八、2007年,“达娃”之争

  2007年4月,经济参考报以《宗庆后后悔了》为题独家报道了法国达能公司欲强行以40亿元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经济参考报的报道发出后,由此引发了达能与娃哈哈的激烈交锋,以及众多媒体的跟进报道。据新华社2007年6月报道,宗庆后致信法国达能总部,宣布辞去娃哈哈与达能合资的39家公司董事长职务。

  “达娃之争”直至2009年9月才画上句号。达能发布公告,与娃哈哈达成友好和解方案。作为和解方案的一部分,达能和娃哈哈将终止其现有的合资关系。达能同意将其在各家达能-娃哈哈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给中方合资伙伴。娃哈哈重回宗庆后手中,娃哈哈也在其带领下进一步发展壮大。

  九、2010年,“布鞋老总”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善贾”的杭州人》中描述1990年代与宗庆后的见面:他长着一张典型的杭州人的脸,方正、温和而缺乏特征。他讲起话来有点害羞,当他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唯一的表示就是不断地给你递烟。恐怕连宗庆后本人也不会想到,他这个43岁才开始创业的人,会在后来成为中国的“首富”。他成为了杭州城里继胡雪岩之后的另一个“首富”。

  宗庆后家族从2010年首次登上胡润全球百富榜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的宝座开始,四年间三次问鼎首富。

  近几年,宗庆后在富豪榜依然榜上有名。比如,2022年11月,他以69.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45位。2023年的胡润百富榜上,宗庆后以950亿元的财富位列第31位。

  与此同时,宗庆后又是个“布鞋老总”“平民首富”。2016年,有网友爆料称,在高铁G2365次列车二等座车厢偶遇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

  宗庆后曾在采访中谈及自己的“财富观”,“我现在算是有钱人,但我认为钱还是社会的。”“让老百姓对你的企业满意。有财富还帮助更多人共同富裕,企业家的财富才会受尊重。”

  十、2014年,业绩遭遇挑战

  有媒体指出,在互联网经济席卷世界,人工智能、物联网、新零售等一批新概念的冲击之下,娃哈哈这一传统的民族品牌似乎显得有些“落伍”。

  对此,宗庆后认为这并不是因为娃哈哈“落伍”了,而是因为网络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2014年关于营养快线、爽歪歪“风干后变凝胶”“导致白血病”“含肉毒杆菌”等一系列网络谣言迅猛传播,引发了消费者对娃哈哈产品的恐慌情绪。而这两种产品恰恰是娃哈哈的两大主打产品,单是营养快线一年的销量就达到4亿箱。

  自2014年后,娃哈哈的业绩陷入了断崖式下跌。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其2014年的营业收入为720.43亿元,但而后几年,均未超过500亿元。

  在近几年的采访中,宗庆后又指出娃哈哈衰落的原因是缺少创新,成立三十余年来,娃哈哈打造了多款经典畅销产品,但另一方面,娃哈哈过度依赖老牌的大单品。

  近年来,虽然娃哈哈频繁创新,推出了低卡果味茶饮、无糖茶、气泡水等多个新品,但都未能接棒“老三样”(营养快线、纯净水、AD钙奶)。随着低糖、无糖概念的兴起,娃哈哈的老牌产业也在因为高糖而受到冲击。

  十一、2016年,与马云的虚实经济之争

  2016年年底做客《对话》节目时,宗庆后剑锋直指马云提出的“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表示除了“新技术”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

  几天后,马云在出席“江苏省浙江商会十周年大会”时,主动谈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争。马云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是对立关系,企业家切不可活在昨天,抱怨明天。实体经济只有经历住新科技的挑战、转型和创新的洗礼,才能面对明天的太阳。他认为,企业没有实体虚拟之分,只有好企业坏企业之分,“我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发展未来的实体经济,大力发展有创新的实体经济。但是我们必须淘汰那些落后的生产力,如果没有这种定力,我们还会回到昨天,而且很有可能没有办法面对明天。”

  至于被哇哈哈董事长批评的“五新”提法,马云呼吁企业家必须学习和思考,“不是技术让你淘汰,是落后思想让你淘汰,是不愿意学习、自以为是让你淘汰”。

  但两人并未因此决裂,反而越走越近。2017年9月,娃哈哈与阿里牵手,共同推出共享服务信用亭,双方优势互补。

  时过境迁,两位浙商代表人物孰对孰错早已无人问津,但宗庆后对于发展实业的执拗却在那一次争论中体现无遗。

  十二、2018年,宗馥莉进集团工作

  2018年,宗馥莉进入娃哈哈集团工作,担任品牌公关部长一职。在外界看来,这是宗馥莉正式进入“接班人”模式的标志。但其实,这并非宗庆后的直接委任,而是宗馥莉主动请缨的结果。“其实不是我爸任命我,是我自告奋勇去的。”宗馥莉在一档节目中解释,“就是希望我出去的时候人家跟我说,我发现你们品牌变年轻了。”

  进入娃哈哈集团后,宗馥莉将“年轻化”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为了贴近年轻人,宗馥莉一上任便换掉了担任了娃哈哈20多年代言人的王力宏,换上更年轻的许光汉。在宗馥莉的主导下,娃哈哈推出AD钙奶心月饼,与钟薛高推出联名款未成年雪糕,与泡泡玛特推出联名款pH9.0苏打水,同时打进电竞圈,和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官方及战队合作。

  十三、2021年,76岁获得基金从业资格证

  2021年8月,时年76岁的宗庆后获得基金从业资格证,从业机构为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网友直呼“太励志了!”

  值得注意的是,宗庆后获得基金从业资格的方式为“资格认定”,虽然这意味着其并不是通过参加大家熟知的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而取得,但也意味着,宗庆后的投资经验足以获取基金从业资格。此前,基金业协会曾出台政策,对从业年限、退出项目数量、管理资本量等条件符合要求并有相关材料证明及推荐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无需通过考试,即可申请基金从业资格认定。

  而在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宗庆后曾经表示,“我从小家里也比较穷,而且我读了初中就没有读了。尽管我管了这么大企业,我感觉有的时候文化知识也不够用。当然后面也在不断学习。”

  十四、2022年,给员工发6亿多元奖金

  2022年,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在2021年度“风云浙商”颁奖礼会场接受采访时表示,娃哈哈2021年发展还可以,年增长17%,给员工准备了6亿多元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即将收尾时,宗庆后卸任了娃哈哈总经理一职,而他在这一职位已担任了三十余年之久。与此同时,娃哈哈集团宣布宗馥莉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日常工作。

  对于卸任总经理一职后的体验,宗庆后称,轻松了很多。他还表示,宗馥莉比他还厉害,在这次年终考核中他们(员工)对她都很服帖。

  尽管如此,这些年,宗庆后始终没有选择退休,握着舵的手一直没松开。2023年,在央视财经的《对话》节目中,他还表示,“自己应该不会退休,而是退居二线,让年轻人在前面冲锋,自己在后面看着,走偏的时候扭转一下,出点主意。”

  十五、2023年12月,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宗庆后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3年至14日举行的娃哈哈集团“2024年全国销售工作会议”,他仍担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但在会议期间并未作发言,仅为优秀经销商代表进行颁奖。据媒体发布的一则视频显示,宗庆后在出席集团活动时状态良好,现场还发言鼓励后辈:“年轻企业家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要往(各方面)多看。”

  宗庆后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及要把娃哈哈做成百年老店,“不可能我完成得了,最起码还有两代人才能完成一个百年老店。所以我现在也在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太原股票配资,也进行流程改造,(实行)岗位责任制分级授权。以前是‘人治’。 现在希望以(员工)自主来管理这个企业,让员工知道,他该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什么东西不该做。然后慢慢这些养成习惯,我认为这个企业就能正常运行了。”